高考试卷试评结束,评卷组专家点评考生答题??
好作文堪称“凤毛麟角”化学平均分不低于去年
13日,省教育考试院对外公布:今年广东高考考生答卷扫描工作已结束,各科客观题评卷和主观题试评工作业已完成,主观题评卷工作于昨日陆续展开。今日开始,各科主观题评卷工作将全面铺开,预计22日评卷工作全部结束,考试成绩将于27日或28日公布。
各科试评结束后,记者昨晚请各评卷组组长或专家,对考生答卷情况进行了初步点评。其中,考生反映“好写”的作文,好作文可谓凤毛麟角,有的考生甚至连“‘什么是常识’这样的‘常识’都弄不清楚,所写作文不知所云”;此前有考生及家长强烈反映“化学太难了不公平”,但评卷专家预计今年化学科平均分不会低于去年。
客观题13日晚评卷结束
据了解,7日下午第一天考试一结束,考生答卷就陆续运回省考试院。7日晚,省考试院启动20台高速扫描仪,开始扫描考生答卷。至13日晚,全省310多万份考生答卷全部扫描进数据库。考生答卷扫描结束后,省考试院首先对运用计算机评卷的各科客观题进行评卷,至13日晚,客观题评卷工作结束。
省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各科主观题试评工作早于往年。语文、数学试评工作9日开始,其他科目试评工作于10日后陆续开始。
今年各科评卷组高度重视试评工作,认真制定科学合理评分细则。一是试评教师除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外,还从不同地区中学抽调骨干教师参与试评和制定评分标准;二是抽调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中学考生答卷进行试评;三是各学科根据参考答案及考生答卷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细则,努力实现各选考科之间基本均衡,努力保证评卷质量。
化学每道题都有人满分
根据各学科评卷组反映,从试评的情况看,今年各科试卷的难度适中,答卷情况基本符合考生实际,各选考科目之间的难易度基本均衡。
针对很多考生和家长此前反映强烈的“化学试卷太难不公平”,化学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陈红雨教授表示,化学客观题得分明显高于去年,主观题得分接近去年,每道题都有考生得满分。从近4天试评的结果分析,估计今年化学试卷的平均得分不会低于去年,请考生和家长放心。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评卷期间,各评卷组将根据评分细则评卷,确保评卷质量,确保公平公正,请广大考生放心。各科评卷工作将于今日全面铺开。
评卷专家点评答卷情况
?语文各题难度略低去年
(点评人:语文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
从前几天试评的情况看,今年语文试题题型和结构及所考知识点均与2007、2008年基本一致,体现了稳中略变的原则。从难度看,今年语文卷各题的难度都比去年略有降低,阅读文本包括选答题文本均不如去年复杂;作文题虽沿用去年命题作文的方式,但难度不大,更贴近考生生活,有利于考生联系实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考生套写。
从试评的情况看,估计今年语文整体成绩不低于去年。其中,古文翻译满分卷有明显增加,古诗鉴赏和作文成绩都有可能高于去年。从考生答题的初步情况看,语用题的答题情况表明,考生在整合信息并运用语言概括信息内容方面的能力还不高。
今年作文题虽然难度不大,但好作文还是凤毛麟角!有的考生连“什么是常识”这样的“常识”都弄不清楚,他们所谈的“常识”似是而非,如此不容易跑题的作文仍有人跑题,所写作文令人不知所云!今年的作文题又一次告诉我们:中学高考备考靠猜题应对作文考试是毫无意义的,要回归基本功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会分析身边的生活。
?数学
考生未放弃压轴难题
(点评人:数学科评卷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柳柏濂教授)
今年高考广东数学卷传承了近两年的命题模式,命题结构趋于稳定。在命题思路上,进一步拉开文、理两科难度的差距,但两份试题均突出了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尽管考生普遍反映数学试题较难,但从试评的情况看来,情况比预料中好。首先,空白试卷少,考生对较难的压轴题也没有轻易放弃,表明经过了长时间的备考,学生对考试充满信心。此外,一些本来以为较难的题(如理科的立体几何解答题),从试评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解答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从今年命题的导向来看,今后的中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充分关注新课标中新双基的教学外,加强学生解读数学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是今后的方向。
?化学
试题没有设置陷阱
(点评人:化学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陈红雨教授)
今年化学试卷结构与2008年一致,符合考试大纲要求,没有超纲题目,试题设问直来直去,没有设置陷阱。客观题难度低于去年,主观题难度与去年相当。
为了保证评卷客观、公正,以及反映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每一道主观题都有不同地区中学第一线的化学骨干教师参与试评及评分标准的制定,每道题都有一位中学化学骨干教师担任评卷副组长。评分标准严格保证科学性。
从目前的评卷情况观察,客观题得分明显高于去年,主观题得分接近去年,每道题都有考生得满分。从近4天试评的结果分析,估计今年化学试卷的平均得分不会低于去年,并且有较好的区分度,请广大的化学考生和家长放心。
?政治
考生需关注国内外大事
(点评人:政治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胡泽洪教授)
政治试题有如下特点: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与课本知识的再现。今年政治试卷的绝大部分概念与原理都来自教材,紧扣考点,没有偏题、难题,考生只要对教材内容有基本的把握,就能达到及格分数以上。第二,试题可读性强,有成语、俗语、漫画、图表等。试卷不足之处是对年度国内外大事的敏感度不够,广东特色不明显。
从试评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较好地完成了试题的解答。但考生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绩,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同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大事,扩大知识面。
?历史
部分答卷答题过于简单
(点评人:历史科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德华教授)
今年的历史题在命题意图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一是注重突出时代不断变迁的理念,表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如第26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等三个时期的变化,勾勒出儒学从闭门独尊到渐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轨迹。二是将历史演变与现实观照有机糅合,显示学史用史的重要价值。如27题,将中国近代各阶级的历次奋斗与当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史实,放置于梦想与见证“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论断之下,感染力强。
根据试评工作情况分析,大多数考生能按照要求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主要命题意图基本上得到实现。但有些答卷也存在着独立分析能力不强,不善于对史实进行概括性归纳,以及文字表述过于简单等问题,需要在今后中学教学中引起注意。
?地理
多数考生能抓住答题要点
(点评人:地理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徐颂军教授)
地理卷试题具有时代性。如21题,“资源诅咒”现象,就提示了资源国家的问题;如24题,“大型商厦”的分布,就与现实相结合;如30题,欧盟新增电力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信息。
从试评情况看,多数考生基本能理解题意,顺利回答问题。其中优秀学生答题较完美,答题有层次,能紧扣题意。许多考生基本能找到答题要点。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答题思维混乱,层次不清。如综合性题,要求发散思维的同时抓住重点;问题是学生抓不住重点,容易失分。另外,部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如35题,要求分析湖泊不结冰的原因,有些学生读图分析不到位。
今后,中学教学和考生备考应加强地理理解和分析的规范训练,并重视思维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物理
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点评人:物理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熊建文教授)
今年,不少物理考生反映物理试题容易,但从试评的情况看,今年的物理试卷的难度是恰当的。部分考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仍然有待加强,基本运算能力还是较弱,没能完整地获得基础题的分数。因此,要取得高分并不容易。
通过对今年物理试卷的试评,我们认为,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中学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一味追求所谓的难题、怪题教学,对提高考生的考分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当然,在备考过程中正确地解读考试大纲也是很重要的。
?生物
90%考察基础知识
(点评人:生物科评卷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田)
今年生物试卷在内容分布上,必考部分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占47分(31.33%),必修2“遗传与进化”占35分(23.33%),必修3“稳态与环境”占58分(38.67%)。选考部分10分,占总分的6.67%.与2008年相比,必修2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必修3所占比例有一定上升。
根据试评的情况,生物试卷在命题上有以下几项突出特点:①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约占全卷内容的90%.②命题风格稳中有变。如今年的实验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这与前两年均有所不同。③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如32题要求考生在“人工湿地”这一背景下,分析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等。